期刊简介
主要介绍肿瘤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新成果、新进展、新方法;肿瘤临床科研成果、工作经验;有关肿瘤防治的调查统计;抗癌新药研究成果;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研究成果、经验交流;肿瘤研究最新进展的综述、讲座等。本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已被多家专业数据库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河南省抗癌协会,郑州大学,河南省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研究所
出版部门: 《肿瘤基础与临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541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1-1383/R
邮发代号: 36-13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0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177.00
杂志荣誉 河南省首届优秀科技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肿瘤基础与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河南省抗癌协会,郑州大学,河南省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5412
- 国内刊号:41-138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乳腔镜在乳腺癌微创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目前,乳腺癌发病率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严重威胁广大女性的身心健康.近年来外科医生借助腔镜技术来完成复杂手术越来越凸显其优势.乳腔镜微创技术将成为乳腺外科技术发展的一个新方向.1乳腔镜的发展史1992年Kompatscher[1]首先用内腔镜技术将隆乳术后乳房内挛缩假体取出,成为乳腔镜手术应用的开端.......
作者:张虎 刊期: 2011- 05
-
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的研究进展
目前,临床上对于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的治疗,仍然多以手术切除为主,治疗后大多不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术后生存率,特别是当其发生远处转移之后,手术治疗更是无法实施.自1971年Folkman首先提出了肿瘤抗血管生成的理论之后,人们逐渐认识到了肿瘤的生长与血管的生成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近些年,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也成为肿瘤治疗中的一种重要的手段之一.从初单纯的栓塞、切断肿瘤血管到现在的靶向肿瘤抗血管生成药,肿瘤......
作者:来正亚;王可凡;张华梁;陈宣辰 刊期: 2011- 05
-
三氧化二砷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三氧化二砷(As203)又称白砒或砒霜,在我国医药中称为信石.多年来研究表明As203既能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又对其他多种实体肿瘤有抗肿瘤作用.As203抗肿瘤作用机制错综复杂,本文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1AS203的简介As203是中药砒霜的主要成分,为白色粉末,无臭,无味,能溶于水、乙醇、酸类及碱类,加热则升散而发蒜臭.其毒性很强,进入人体后破坏细胞呼吸酶,强烈刺激胃肠黏膜,使胃黏膜溃......
作者:王长安 刊期: 2011- 05
-
骨肉瘤外科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骨肉瘤是骨原发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居原发性骨肿瘤的第2位,1970年以前其标准治疗方法是截肢术,但治疗后5年生存率仅为10%~20%,随着化疗药物的进展以及手术技术的进步,保肢术已逐步取代了传统截肢术,成为肢体骨肉瘤外科治疗的标准手术方式[1].......
作者:毕方刚;陈聚伍 刊期: 2011- 05
-
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研究现状
宫颈癌是仅次于乳腺癌的女性第2大恶性肿瘤,居女性肿瘤致死原因的第2位,每年大约有50万新发病例和25万死亡病例[1-2].随着筛查的普遍开展及技术手段的进步,宫颈癌的诊断率较过去有所提高,但仍仅1/3的患者得到早期诊断、治疗,其余患者在初诊时已属于局部晚期(Ⅱb~Ⅳa期)[3].宫颈癌治疗模式多为基于FIGO分期指导下的分层治疗.1999年由GOG、RTOG、SWOG进行的5个随机Ⅲ期临床研究证实......
作者:胡群超 刊期: 2011- 05
-
应用微创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新进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20世纪末以来微创治疗的理论和技术是外科学重要的发展成果之一.微创是近年来逐渐应用的一种新的手术技术,微创外科的概念是1983年由英国Wickhanm首先提出来的,1987年Mouret成功进行电视腹腔镜下胆囊的切除.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其诊断和治疗正向微创方向发展.传统的乳腺癌治疗的经典术式、扩大根治术和改良根治术,虽然能够起到治疗的作用,但都是以切除乳房为代......
作者:南敏;郝林杰;窦拉加 刊期: 2011- 05
-
以高钙血症为首发表现的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
患者,女,57岁,以发热2月余、意识不清3d为主诉,于2011年3月31日收入我科.2月余前,患者出现咳嗽、乏力、发热,测体温高达38.5℃,至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示:WBC12.2×109L-1,中性粒细胞10.1×109L-1,RBC3.8×1012L-1,HGB92g/L.骨髓穿刺检查示:符合感染骨髓象,缺铁性贫血骨髓象.按肺炎给予抗感染治疗,体温降至正常.复查血常规示:RBC3.1×1012L......
作者:冯芳芳;翟绍忠 刊期: 2011- 05
动态资讯
- 1 环氧化酶-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脑膜瘤诊断及分级中的价值
- 2 宫颈癌放疗后骨转移临床分析
- 3 人参皂苷联合替吉奥、顺铂对晚期胃癌患者血清胃泌素、Survivin抗体表达的影响
- 4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食管癌术后患者饮食宣教的效果
- 5 肾母细胞瘤中p53、Bcl-2基因调控和细胞凋亡研究
- 6 FAK、UPA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7 CEA,CA72-4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 8 心包肉瘤样恶性间皮瘤1例
- 9 胃癌组织中肝素酶mRNA的表达
- 10 改良ELF方案治疗老年晚期胃癌58例临床观察
- 11 高敏体质者食管癌切除麻醉处理一例
- 12 自制个体化口腔支架在口腔恶性肿瘤放疗中的应用价值
- 13 误诊为肺癌的支气管内膜结核六例分析
- 14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所致口腔溃疡的护理
- 15 肺炎型肺癌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 16 养正消积胶囊对恶性肿瘤放疗减毒作用的疗效观察
- 17 晚期胰腺癌介入治疗的近期疗效分析
- 18 纳米技术在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及意义
- 19 4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结果
- 20 消癌平注射液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