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介绍肿瘤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新成果、新进展、新方法;肿瘤临床科研成果、工作经验;有关肿瘤防治的调查统计;抗癌新药研究成果;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研究成果、经验交流;肿瘤研究最新进展的综述、讲座等。本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已被多家专业数据库收录。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肿瘤基础与临床杂志

- 杂志名称:肿瘤基础与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河南省抗癌协会,郑州大学,河南省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5412
- 国内刊号:41-138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河南省首届优秀科技期刊奖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白血病患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危险因素与预防对策
张鹃鹃
关键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白血病,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 探讨白血病患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血流感染的高危因素和可能细菌来源,提高白血病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白血病化疗患儿相关血流感染的临床资料,明确感染的高危因素,同时统计细菌培养结果构成比.结果 157例患儿中,感染阳性28例(20.43%),检出病原菌31株,革兰阴性菌19株(61.29%,以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菌为主),革兰阳性菌10株(32.26%,以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霉菌感染2株(6.45%,均为白色念珠菌).年龄≤3岁、并发症≥2种、穿刺局部渗血、穿刺次数≥3次、穿刺时白细胞总数≤2.0×109·L-1是PICC相关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患儿年龄和机体全身状况、护士穿刺的能力和对导管的保护是PICC相关感染的高危因素;革兰阴性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菌为主,革兰阳性菌的表皮葡萄菌和金黄色葡萄菌,霉菌感染有升高趋势.
友情链接